网站首页    政策资讯    人民时评:人才工作目标,为何指向2020年

人民时评:人才工作目标,为何指向2020年

时间:2010-06-12 09:06
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系列时评之一

 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5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举行。会上,就实施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(2010—2020年)》作出了全面部署。会议指出,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》与已经发布实施的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》和即将发布实施的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》相互支撑、紧密联系又各有侧重,一定意义上讲,属于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。作为我国继2003年后再次召开的人才工作会议、作为国家人才发展的总体规划,这次会议、这份纲要的重要意义,不言而喻。

  人才会议的召开,是面对时代挑战的因应之举。新世纪、新阶段的国际竞争,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。经济发展,人力是重要资源;科技进步,需要大量人才;综合国力的竞争中,更是包含着一个国家民族整体的知识素质和文化素养。“地球是平的”,全球化的时代,人才流通变多,更是让人才的竞争成为一场没有硝烟、没有国界的战争。一次人才工作中统一思想的重要会议,一份人才发展中提纲挈领的纲要,无疑能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起到提振精神的作用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从2006年出台的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(2006—2020年)》,到前不久征求意见的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—2020年)》,到人才工作会议上部署落实的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(2009—2020年)》,三份重要的规划类文件,都把目标指向2020年。人才工作会议对国家人才发展工作的总体布局、各项任务和目标的设定,也都围绕2020这个关键年份展开。

  这是因为,全面建设小康社会,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,这是在十六大确定、在十七大被进一步强调的内容。我们改革和发展的很多目标,也都围绕着2020年这个重要年份制定,如到2020年,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。这也是因为,21世纪这第一个20年,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。信息社会的迅猛发展、国际新秩序的不断“洗牌”,都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宽阔的平台。

  再往前看,十五大报告中提出,要在新世纪“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,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”。2000年时,我国的GDP为近8.94万亿元;2009年,我国的GDP已经达到33.5万亿元。期间的增长,已经远远超过了“翻一番”的程度。同样是在十五大报告中,提出在2010年的基础上,“再经过十年的努力,到建党一百年时,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,各项制度更加完善”。可以说,科技、教育与人才工作的任务都指向2020年,是建立在这样的目标之上,更是建立在2010年目标的提前完成上。

  实现全面小康,很重要的一点,就是人的现代化。从这个角度考察,我们可以发现,人才工作与另外两份重要纲要规划的科技工作、教育工作,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。人才发展,最终目的是要让更多的人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,实现自己的价值;教育改革,也是为了培养出更多高素质、有用处的人;而发展科学技术,不仅要有人才、用人才,同样是为了让人才更好地加入国际的科技竞争。现代化,始终是中国走向复兴的坚定选择;人的现代化,始终是这选择中最核心的一环。

  2020年,任重而道不远,这就尤其需要我们做好规划、奋力前行。不管是人才总量相对不足、结构不合理、创新能力不够,还是人才工作制度和机制不健全,都需要各地、各部门提高重视、研究对策、采取措施,更重要的是,还需要有相应的工作机构,进行统筹规划、统一协调。同时,不管是人才发展,还是教育改革、科技发展,都需要同步推进、互相促进,只有人的全面发展,才能达成人的现代化。

  十七大报告中,对2020年这个节点,有这样的描绘: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、生活质量明显改善、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,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、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……或许,可以把人才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、把三份纲要规划的愿景,都看成这幅蓝图的细节图:只有这些规划都得到落实,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小康。